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期刊列表

标题: 作者:   关键词:    
  • 审美理解的“自治”——论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的实践维度
  • [摘要]国内文艺美学界往往从“家族相似”路径将后期维特根斯坦美学定为消解论美学,但这与其积极的实践取向不符。根据其理解论的实践维度,可重新勘定其美学路径。实践的“自治”为审美理解的“自治”奠基,体现在审美理解的“不及物”语法上,指审美进程无法用命题知识化约的自治性。最终,艺术哲学将作为一种实践性的审美理解论存在,不必增添额外的理论语言“解说”艺术发生的原始现象,而是直接“描述”艺术批评的实际进程,为审美实践本身作辩护。
  • 张巧
  • 全文[ PDF 1553885.0 MB ] 2022.4(11):51-58  共有 545 人次浏览
  • 论清史《续文苑底稿》对常州文派的书写
  • [摘要]常州文派是清代古文史上的重要流派。清史第四次稿的工作本《续文苑底稿》有对常州古文的记载,学界尚未论及。《续文苑底稿》增立阳湖籍学者恽敬、李兆洛和陆继辂为正传,并在提升为正传的《陆继辂传》首次提出“常州派”之名;以张惠言和恽敬为领袖,建立了一个和桐城派相抗的文派。《续文苑底稿》中的常州派论述与国史馆总纂缪荃孙直接相关。缪荃孙的常州人脉和学术立场等,均在其常州派论述之中得以体现。《续文苑底稿》是“常州派”的重要学术史前史资料,反映了“常州派”历史记载的真意,提示国史纂修是对清代文学史书写具有生成性影响的“历史现场”。
  • 戚学民
  • 全文[ PDF 1752049.0 MB ] 2021.2(10):51-60  共有 888 人次浏览
  • 从“文章整体”到“语言形式”——中国古代文体观的日本接受及语义转...
  • [摘要]传统汉语中指称文章整体存在的“文体”概念,在日语中经历了多次“文章本体的形式符号化”过程。17 世纪初编撰的《日葡辞书》将“文体”释为文字、形状或绘画,相当于将“文体”概念还原为更早的“文”。在明治维新后译介西方文学理论过程中,“文体”一词又被用于对译西方语体学(Stylistics)的核心概念Style(语体),强化了“文体”概念的“语言形式”意味。以“语言文字形式”为实质内涵的日语“文体”一词,在日本近代“言文一致”运动中被广泛使用,成为指称和区分近代日语中存在的各种语言文字形式的核心概念。“文体”一词的日语式用法,深刻影响了中国古代文体论的现代阐释和中国现代文体观的形成。
  • 姚爱斌
  • 全文[ PDF 1506.0 MB ] 2020.3(9):51-60  共有 1024 人次浏览
  • 四部之学的转换与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生成
  • [摘要]清末词章之学设有文章流别科,在爬梳历代文章流别的过程中,本土传统知识型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成为近代文章学话语转换的重要接入口。四部之学或四部之文的历代地位不断分合升降,而清代中叶章学诚“子史衰而文集盛”的文章流别观,则是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理论起点。多种近代文章流别讲义或教科书尝试用经、史、子、集四部文体论对接情、事、理文章作用论,现了传统文章体用论和域外修辞学理论的融合。伴随纯文学观念的传入和确立,骈散合一派和文选派将古文划归经、史、子部的杂文学,力求提升骈文的文学史地位,集部的独立价值也得到了充分肯定。近代文章流别论的生成对中国文学史的书写范式产生了持续至今的影响。
  • 常方舟
  • 全文[ PDF 8412.0 MB ] 2020.2(9):52-61  共有 956 人次浏览
  • “为艺术”即“为人生” ——唯美主义与“美育代宗教”的传播
  • [摘要]蔡元培提出“美育代宗教”后,部分人理解为“以美为宗教”,而后者是唯美主义所持观念。20世纪20年代,“美育代宗教”与唯美主义传播存在交叉与融合,不仅“美育代宗教”唯美化,唯美主义话语也倾向“为人生”。与此相关,部分文艺论既认为艺术有独立、至高的价值,又希望艺术不局限于自我完善而作用于社会人生。“唯美”非指个人生活脱离现实、沉浸于艺术而不顾道德,而是将与现实保持距离的艺术作为生活调剂。20世纪20年代初期文艺慰藉话语的流行与“美育代宗教”及与其混合的唯美话语有关,由此,新文学“为艺术”与“为人生”的流派划分在最强调二者的20世纪20年代初期反而最不具二元意义,二者共同构成超越并改造现实的济世理想及实践。
  • 陈雨泓
  • 全文[ PDF 1775976.0 MB ] 2023.3(12):52-60  共有 409 人次浏览
  • 《狂人日记》影响材源新考
  • [摘要]本文新发现两个值得关注的《狂人日记》域外影响新材源:高尔基的《错误》。明治40年(1907年)3月《新小说》杂志发表二叶亭四迷译高尔基小说《二狂人》(原名为《错误》),同年7月《帝国文学》杂志发表“无极”的《狂人论》。通过对鲁迅留日时期的阅读和翻译活动的考察及文本之间的对比研究,证明《狂人日记》受过《二狂人》和《狂人论》的影响。
  • 汪卫东
  • 全文[ PDF 1116.0 MB ] 2018.5(7):52-57  共有 1095 人次浏览
  • 形式的破裂 ——《伤逝》的“文体混合”与鲁迅的“杂文自觉”
  • [摘要]《伤逝》做于以“杂文的自觉”为标志的鲁迅文学风格的转折期,其叙事结构的文体混合特征,为杂文观念和手法对小说形式的征用提供了清晰有力的说明。就贯穿整部作品的杂文思维与杂文写作原则之坚定和强硬而言,“故事”或“虚构”在此是一件并不合体的外衣。因此《伤逝》或可被视为失败的小说。但就鲁迅对近代主体的正当性及其孱弱或“滑稽”特征的微妙而严厉的处理而言,《伤逝》却通过自身形式的破裂,在“高于”小说的层面上,把握并呈现出新文学及其社会现实的内在矛盾与复杂性,彰显出以杂文为本质的、作为“写作”的鲁迅文学的穿透力与感染力。
  • 张旭东
  • 全文[ PDF 1749170.0 MB ] 2023.4(12):53-62  共有 451 人次浏览
  • 艺术是进化的吗?——一个仍待商讨的问题
  • [摘要]早期有关艺术是否进化的争论,反映了人文艺术理论与自然科学方法尝试融合的诉求,但这种尝试以失败告终。原因是研究者对斯宾塞“进步进化论”的机械套用和对达尔文“适应进化论”的选择性忽视。艺术进步论不关注艺术作品的精神价值,而只以作为物质形态的艺术作品产生年代之早晚和艺术作品外在形式的简繁为标准,进而做出或“进化”或“退化”的价值判断,这并没有抓住艺术的核心。相比之下,艺术适应论在“自然—文化协同演化”的视角下,一方面肯定作为技术的艺术之炫耀和交流功能,另一方面着重揭示“美的艺术”基于物质形态又超越物质形态,并跨越时空的独特精神价值,认为无论在哪个层面上,艺术都是持续演化着的。
  • 郭玉越
  • 全文[ PDF 1671214.0 MB ] 2022.3(11):53-61  共有 707 人次浏览
  • 通义:汉语阐释学的思想与方法
  • [摘要]汉语阐释学的思想与方法,其根柢在经学和小学,其关键词为“通义”:会通、变通其义以臻通达、通透之义。古典阐释的主体是圣人和君子。古典阐释的最高境界是六通四辟、弥纶群言、“大著述者必深于博雅”。汉语阐释的目标是要跨越文字、文献、语境三重障碍以“通天下之不通”,故阐释路径须通义于词根、通汇于文献、通变于语境。汉语阐释学之“通义”对中国文学批评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评点”批评与圣人平等对话、与作者惺惺相惜和用力之久而豁然贯通,“诗话”批评通于经部之小学、史部之传记和子部之杂家,而“论诗诗”批评则是直通之“赋”、显通之“比”和隐通之“兴”的诗性融合。汉语阐释学“通义”的语言本位、跨界思维和互文方式,可以为全球化时代的文学批评提供重要的启示和借鉴。
  • 李建中
  • 全文[ PDF 1688.0 MB ] 2019.6(8):53-58  共有 1013 人次浏览
  • 论“全媒体”时代的中国报告文学转型
  • [摘要]以报纸为物质基础的发生于近代的报告文学,在其发生发展的进程中,形成了新闻性、文学性和政论性等基本的文体特征。“全媒体”时代媒体传播的多态化、媒体生活的泛化以及由此形成新的非虚构审美文化,显著地推进了中国报告文学的转型。原有的新闻性有所弱化,代之以非虚构的故事性,非虚构叙事成为文本文学性建构的基本方式。写作主体性退隐,全知式作者的“报告”渐变为有限视角的“对话”,作品的政论性淡去。书写对象向现实和历史漫溢,题材的窄化已被打开,表达方式的多样化消解着既成的模式化,报告文学在公共性与个人性之间达成新的价值定位。
  • 丁晓原
  • 全文[ PDF 1711.0 MB ] 2020.1(9):53-62  共有 1513 人次浏览
  • 文学理论体系:文化结构、现代性、审美与文学传统
  • [摘要]文学理论体系的构建涉及四个问题:一,文化结构。尽管文学批评史上种种命题持续产生,但是,这一切并非通向一个终极版文学理论,而是很大程度上来自特定时代诸多学科共同构成的文化结构,要更多地考虑时代的种种需求如何传递到文学理论。二,现今文学理论置身于“现代性”结构之中。现代“文学”概念的形成即是现代知识转换的后果。中国现代文学对于启蒙、民族国家等“现代性”主题做出了独特的回应,同时又参与了“现代性”批判。三,“现代性”平台上,审美是文学发出的主要声音。席勒的审美自由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均从主体的意义上论述审美的解放理想,但这不能代替社会科学的其他关注。没有理由形成审美的“独断”,社会文化之中包含审美与诸多学科之间的“博弈”。四,传统是现代社会论争最激烈的一个领域。文学传统背后的民族文化与民族国家形象密切相联。但是,文学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的关系远比通常想象的复杂。只有将各种因素之间的互动纳入视野,文学理论体系才能构建为一个充满辩证精神的活体。
  • 南 帆
  • 全文[ PDF 1785.0 MB ] 2020.6(9):54-62  共有 1120 人次浏览
  • 文学自白的制度化及其失效 ——柄谷行人文学批评中的私人语言批判
  • [摘要]自白作为文学表现技巧,事关自我言说的可能性限度这一重要问题。一方面,作为一种话语制度的自白,其成立建基于“本心—欺瞒”的二元图示;另一方面,基督教传统的自白仪式在宗教改革后逐渐转向私人化,自白便可溯源到这种基督教的私人忏悔。此时,以后期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私人语言批判能够提供一个拒绝私人化自白与承担他者伦理责任的契机。基于此,柄谷行人对文学自白的批判并非指向文类,而是自白文体中存在的与他者之伦理性关系的切断这一弊端。柄谷行人对夏目漱石《心》的分析则显示出对内省的主体性的反思,只有直面伦理关系中不可避的他者才能真正望见真实。
  • 韩尚蓉
  • 全文[ PDF 7404841.0 MB ] 2023.2(12):54-62  共有 334 人次浏览
  • 以文为戏:数字时代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
  • [摘要]数字时代的文学让批评面临困境,对此我们不仅要探讨相应的批评方法与评价体系,也要思考批评范式的转换。数字时代的文学呈现游戏转向。读者消费活动基于玩乐心理,表现出游戏化趋势,作家创作走向数据库的重组,遵循游戏的复数故事逻辑,传统“原作—仿作”的关系被“系统—创作”的关系取代,现实中玩游戏的经验也融入了文本中,体现出游戏经验在文学中的再媒介化。对此需针对性地建构文学的游戏批评范式。从游戏批评范式看文学,能较准确地把握数字时代作家与读者的文学活动,看清文学文本的深层变化,也能解释随网络兴起的泛审美、半审美现象。
  • 黎杨全
  • 全文[ PDF 1714001.0 MB ] 2023.1(12):55-63  共有 304 人次浏览
  • 现代性与“文学”的诞生——从朱自清与现代文学学科的创建谈起
  • [摘要]“文学”的概念并非自古有之,它的诞生事实上与现代人文社会学科的出现密不可分。文学与批评是同一事物的两面,双方互为前提条件,文学使用日常语言,但又超越其范围,所创造的世界模拟现实,但并不复制现实,而是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维持在“妄想”与“逻辑”之间,并且用辨证的方式使书写的主体在表意行为的过程中不断地接受考验与反思自身的实践。中西方现代文学的诞生皆是为了超克启蒙现代性的危机,双方皆是以语言的议题作为起点,不过因各自的处境不同,西方注重的是语言的本体性,从语言走向书写,而中国强调的是语言的实用性,从文言走向白话,西方用文学拯救的是个人生命的价值,而中国则以文学拯救集体国族的生存。
  • 于治中
  • 全文[ PDF 1737.0 MB ] 2019.3(8):55-64  共有 1793 人次浏览
  • 从 “ 中西对照” 到“ 化异归同”——宗白华形上学美学的跨文化...
  • [摘要]宗白华的形上学系列笔记改变了他的美学的知识属性,由艺术美学变成 了哲学美学,从而体现出了完整的系统性、现代性和跨文化性。宗先生的形上学美学是 一个以天道为宇宙本体、以体悟为人生意义、以观象为具体方式的哲学理论系统。这些 特性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宗先生对于中西方哲学的融会贯通,其融会方式是通过中西对照、 以中化西、中西互补和西说中解建立形上学美学,不仅为中国美学与西方的对话提供了 通道,也为建构涵盖中西方不同哲学传统的跨文化美学建立起了基本框架。宗先生的这 种融会中西的形上学美学给跨文化研究带来的启示是,以文化融合为跨文化研究的目标, 走上化异归同的文化交融之路,推动不同文化在镜像互照的过程中更多地看到对方的优 点,从而为不同文化中的当代人建立起安身立命的共同文化依据。
  • 李 勇
  • 全文[ PDF 1480.0 MB ] 2019.4(8):55-63  共有 2156 人次浏览
  • 不一样的乡土情怀——兼论高晓声小说的“国民性”问题
  • [摘要]新时期以来的高晓声研究,主要在鲁迅或赵树理的传统中进行,其独有的精神面向未获充分研究,以致其长篇小说《青天在上》长期缺乏必要的阐释。本文以《青天在上》为细读文本,检讨高晓声一直以来被忽略的价值取向,即其文化认同中对“古风”的肯定。乡土文化所保留的家族伦理和生活习俗,民间道德所蕴含的某种价值理念,在一些时候,不但不是值得批判的“国民性”,相反,蕴含了超功利的自然天道与人间温情。从文化的角度对“传统”进行体认而非批判,贯穿了高晓声创作的始终,在《青天在上》中得到最充分的表现;而陈奂生形象的再解读,由此获得新的参照。
  • 杨联芬
  • 全文[ PDF 1981.0 MB ] 2019.1(8):56-65  共有 1044 人次浏览
  • 走向“世界美学空间”的“美育”——一个“明治—五四”的概念史考察
  • [摘要]“美育”的概念史事关东亚现代性的核心难题。“明治—五四”作为整全的历史思想视野,有助于澄清世界“美育”的跨文化逻辑,昭示中日“现代”的认识论起源。“世界美学空间”揭露了美育解释背后的现实动能及权力争夺,重建了美的话语、东亚民族国家与现代世界体系间的关系想象。美的意识进入东亚,以明治日本三位一体地架构“美术—美学—美育”为开端。作为思想装置的“明治”,不仅内在于日本现代史,同时对现代中国产生值得推究的影响。东亚视角的引入,为重新界定五四以降“美育”的中国故事带来新的可能。
  • 柏奕旻
  • 全文[ PDF 1823.0 MB ] 2020.4(9):56-64  共有 574 人次浏览
  • 形态变迁与视角转换——新时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学科建设
  • [摘要]20 世纪80 年代初,文艺心理学学科得以重建,在之后的二三十年里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先后形成了科学主义、人本主义和审美主义三种主要学科形态,丰富深化了学界对文学性质的认识。到了90 年代,由于遭遇范式危机,文艺心理学研究走向衰落,但同时产生了“向外转”的新路向,表现在以审美心理为主要中介重建文学与外部世界的联系,形成了社会学、生态学等研究转向,不仅克服了自身缺陷,还孕育着新的理论生长点,并将对文化研究提供方法论启示。
  • 赵言领
  • 全文[ PDF 1486.0 MB ] 2019.5(8):56-63  共有 992 人次浏览
  • 文化、现代性与“文化马克思主义”
  • [摘要]现代性在两种意义上发明和激化了文化的问题性:时间轴的文化内与地理轴的文化间。在文化内部,是传统文化向现代文化的转换或二者之间的缠斗、协商和包容;在文化间,是各种文化的相遇、冲突和融合。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预言的文化研究路线。20 世纪50 — 60 年代以来的“文化马克思主义” 多种赋义和版本都不外在这两条轴线上展开。与传统马克思主义相比,“文化马克思主义”虽在原则上没有全然放弃经济的最终决定性乃至阶级论的有效性,但对人类学意义上文化概念的汲取,使之打破或松动了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二元对立,文化被认为与经济活动、政治制度一起构建了社会整体,而且由于文化被赋予物质性、体制性、无意识性、日常生活性等新的含义,它便成为一种更基础、更深沉和更具决定性的力量。
  • 寇淑婷
  • 全文[ PDF 1654748.0 MB ] 2021.3(10):56-61  共有 723 人次浏览
«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